如果你在家是空调,出门电梯有空调,到地下车库上了车开空调,到公司继续空调,恭喜你,你超过了至少70%的人,那么这篇文章不适合你看,这篇文章主要是向大家介绍,从古代到今天,从东方到西方,大家如何发挥聪明才智避暑降温。
一、周朝的“冷冻室”——冰窖
中国人在周代就有采冰储冰的记载,意味着当时就有冰窖了。并且当时有专门负责采冰的官职——“凌人”,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趁着冬天采集冰块,然后收藏在地下冰窖里面,等到夏天用来降温。
二、春秋战国的“冰箱”——青铜“冰鉴”
大家看一下这个图片,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,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,它的设计非常精妙,双层设计,内层填满冰块,可以冰镇美酒饮料瓜果等,掀开外层的盖子后,冷气向外扩散,类似于空调吹出的冷气,达到降温效果,这个发现比现代空调早了2000多年,震惊世界。
三、唐朝的“空调房”——含凉殿
唐代的含凉殿更有意思,居然有水力驱动的风扇和“水帘”系统,水流从屋檐垂落形成雨帘,水力带动的风扇将水雾吹向殿内。
冰块在古代绝对是奢饰品,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享用,也因此,唐代还诞生了“赐冰”制度,朝廷赏赐的不是金银珠宝,而是冰块来避暑。
四、宋朝的“冰镇饮料”——雪泡豆儿水
宋朝街头冷饮种类丰富,有冰雪冷元子、雪泡豆儿水、冰雪甘草汤、雪泡梅花酒等,类似于现在的冰激凌,冰镇饮料。
当然,这个时候冰镇饮品已经不再只是达官贵人的专属饮品,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在夏天享受到冰镇饮品,因为当时流行“井藏法”,可以将饮品或者瓜果放在地下深井内,或者用冰凉的井水浸泡,这就是古代版“冰镇西瓜”。
五、避暑妙招,源自东西方的智慧
福建土楼,墙体可达3米厚,可以很好地隔热,同时土楼圆形结构在内部形成的天井如同一个巨大的烟囱,利用烟囱拔风效应带来空气流动,达到降温效果。
大家看到这个奇葩的出租车了吗?
这就是阿富汗的出租车,他们买不起空调,用太阳能驱动冷却器内的湿帘蒸发吸热,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,车内温度直降12℃。
可能很多人不理解,沙漠中本来就很热,干嘛还要穿又大又厚的长袍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?实则暗藏玄机,外层白色可以反射阳光,内层可以隔热,从而形成空气隔层,起到降温效果。
六、吃货避暑,别具一格
1.凉拌黄瓜/苦瓜:一个补水,一个降压,关键都能解暑。当然还有冰镇西瓜/水果拼盘
2.饮品:冰镇/绿豆汤/薄荷茶/柠檬水/酸梅汤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3.粉与糕:凉粉,酸奶水果冻,冰沙,水果圣代,自制创意雪糕等。
七、旅游爱好者避暑,选择很多
1.想出远门:可以到南半球,这个时候,新西兰、澳大利亚、南美洲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2.喜欢登山:川西、云贵地区可玩性很高,并且消费也能接受,最主要的能避暑,比如,云南大理、丽江,贵州六盘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3.喜欢探索:那就来个青海、西藏之旅吧。
八、没有空调怎么办?
主打一个因地制宜。
1.大树底下好乘凉:在迪拜,一张张硕大的人工天幕,如同悬在空中的云朵,将下面温度直接降低15℃。
2.昼伏夜出:化身夜行动物,白天躲在屋里,夜间出来吹着海风,喝着冰镇饮料,怎一个爽字了得。适合滨海人群。
3.泡在水里:坐标1936年纽约桑树街,孩子们泡在水里降温。没海、没湖、没大河的地方,那就泡在水塘或浴池里吧。
4.风扇+冰块:风扇前放冰盆能吹出湿润凉风,当然,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比如撒点风油精、香水之类,情绪价值拉满。适合居家持家类人群。
5.泼水节:适合云南及东南亚部分地区,既能避暑降温,又能休闲娱乐。
6.下海冲浪:拥抱大海,也是避暑良策,如果你在海南、澳洲等一些地方, 不妨加入冲浪大军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避暑方式,没有最好,只有最合适,最后一条就是心静自然凉。
九五配资-配资公司选配资配资-配资炒股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